軟件服務的基礎建設:認識雲端服務模式及雲端運算部署模式

部落格 / 軟件服務的基礎建設:認識雲端服務模式雲端運算部署模式

雲端運算封面圖

數碼轉型在當代已經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要點,該如何使用正確且有效率的雲端部署模式來因應市場變化?首先需要了解有哪些不同的雲端服務模式、雲端運算模式的差異,針對企業的使用需求規劃適合的架構,才能發揮最大效益。OneAsia 將帶你認識這些雲端運算部署模式的差別以及實用性。

三大雲端服務模式:laaS、PaaS、SaaS

三大雲端服務模式:laaS、PaaS、SaaS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

IaaS 主要的模式行為在於提供客戶虛擬化的運算,比如虛擬伺服器(Virtual Machine,VM)虛擬磁碟、雲端硬碟,或是虛擬網路、防火牆等技術,用戶可以透過這種雲端服務模式來建立或是保護自己的數據資料。常見的應用是在雲端上租用虛擬伺服器,進行網站架設、系統測試。IaaS 具有極高的彈性儲存空間以及系統控制權限,租用者可以動態調整自己的使用需求調整租用的資源。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務)

PaaS 表示平台就是一種服務機制,提供用戶一個完整的雲端服務模式,支援內容通常包含雲端運算能力、伺服器運用、資料庫管理系統、程式專案開發工具,讓開發者專注在開發流程以及部署應用程式。這種雲端運算模式不需要底層的基礎設備建設,亦不需要自己架設伺服器,開發者就能夠即時的在提供的線上平台上結合公司的雲端部署模式(公有、私有、混合雲),管理重要數據,進行軟體開發、資料運輸等操作。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

SaaS(軟體即服務),顧名思義指用戶可從瀏覽器或是下載好的軟體進行操作,不需要自行建設伺服器、技術建置或是運行系統。服務商會協助伺服器的管理、系統更新等。SaaS 也支援跨裝置的同步使用,只需要在不同的裝置上下載相同的軟體且登入帳號,就具備資料共享,連貫地處理工作而不受地點或時間影響。

您適合哪種雲端服務模式?三種服務模式比較

透過了解三種雲端服務模式後,如何判斷哪一種雲端服務模式適合適用您的企業?每種模式在進行雲端部署時會根據企業的需求而不同。以下為三種雲端運算模式與其適用的場景:

三種雲端服務模式比較圖表

IaaS 適用場景及優點

IaaS 需要的技術需求相對於其他兩者來說要求較高,通常會需要特定的技術人員來協助安裝作業系統、部署系統程式以及設定網路等,但 IaaS 為用戶提供高度彈性空間,包括各種虛擬化資源(VM、伺服器、雲端儲存空間),讓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動態調整資源的租賃,達到即用即付的效果。

這種雲端服務模式也同樣具備快速部署以及全球化的優點,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迅速啟用所需資源。代理商透過遍佈全球的數據中心,依據企業的目標市場所在地實施系統部署,或統計客戶最終用戶地區及用戶使用行為,優化雲端部署模式,提升客戶體驗。不僅適用小型新創公司,對於發展中的企業、大型的跨國企業也同樣適合。

PaaS 適用場景及優點

由於 PaaS 不需要自己架設開發平台,也無需進行底層的伺服器管理或是網路設定,對一些初創公司而言,優勢在於可以省下自建系統底層的時間或技術,加速開發的進程,亦不需龐大的技術團隊為後端維護。例如這種雲端服務模式就經常用在線上教學平台,讓團隊專注於課程設計、內容製作及服務。

SaaS 適用場景及優點

SaaS 一樣具有免除安裝或架設系統的優點,適合有遠距工作或是跨國團隊,用戶只需要連上網點擊軟體登錄會員即可使用服務。這種雲端系統部署服務模式大多用在客戶關係管理(CRM)、客服系統或是 Dropbox 等雲端檔案儲存系統等應用,在企業內部協作、專案管理或是文件共用上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如果工作時需要即時線上會議也非常適用這種雲端服務模式,常見的會議軟體為 Google Meet 、Microsoft Teams 等,這些軟體支援即時語音與視訊功能,提升遠距工作者溝通效率,加速辦公流程。

三種雲端服務模式比較表

IaaSPaaSSaaS
提供服務範圍虛擬機、雲端儲存空間API、平台開發、資料庫程式應用(CRM、ERP)
使用對象IT人員、系統管理師開發人員、工程團隊一般用戶、商業人士
優點彈性高、自訂性高快速開發、免維護伺服器快速導入、不需技術背景

雲端運算部署模式有哪些?

雲端部署模式示意圖

不同於雲端服務主要關於服務內容的層級與形式,雲端運算的「部署模式」則關注資料存取的方式、安全性,以及雲端環境的建設與使用類型。選擇適合的模式是規劃企業數碼轉型的第一關鍵要素,不同的模式各具獨特的特色與優點,以下說明幾種常見的雲端運算部署模式與方案:

公有雲(Public Cloud)

是一種依賴第三方供應的模式,企業不需要有自己的機房來管理資料,適合希望有較高彈性、擴展性的公司。廣為人知的 Google Cloud, AWS, Microsoft Azure 皆屬於此類雲端運算部署模式

私有雲(Private Cloud)

資源不對外共享,通常部署在企業自己內部作資料取用及保存,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常見於醫療產業或是對個人、用戶私隱資料具有極高要求會採用這種雲端部署模式

混合雲(Hybrid Cloud)

結合以上兩者,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配置,將較為敏感、私隱的資料置放在私有雲,保護資訊安全;而想讓用戶共享或是透過 API 串接的數據就可以放在公有雲裡,便捷存取與串接資料庫及各類函式庫內的程式資源,混合雲在資料管理方面不僅具備靈活性,也同時確保私隱資料的安全。

社群雲(Community Cloud)

社群雲這種雲端部署模式適合有共同需求的組織一同持有與管理,裡面的資料會透過權限來限定社群內部的成員使用。

延伸閱讀:企業混合雲優勢是什麼?認識混合雲架構、及應用例子 – OneAsia

雲端運算部署模式與託管 首選 OneAsia

OneAsia雲端運算部署模式與託管

雲端運算的差異可以透過誰管理哪些範疇,哪些要素需要技術支援與需要企業自主維護來作為判斷標準。對應以上提到雲端運算部署模式的多種情境與適用性,OneAsia 具備多方位的雲端服務機制,包含一站式的雲服務託管、專業團隊技術支援及網路連結服務等。於資訊安全方面我們通過國際資訊安全標準,設有入侵偵測系統和定期安全審計,保障客戶資料的私隱性與保密需求。

OneAsia 提供的 IaaS 雲端服務模式,為您的企業免除自建機房與高價硬體資源的支出,服務項目包括:

  • 虛擬資料中心(Virtual Data Center):提供企業高度自主性來管理虛擬機器(VM),以及企業所需資料儲存空間、網路資源配置等租用服務。
  • 高彈性運算資源:因應企業業務成長,可彈性擴充,用戶不需要擔心因業務擴張或是使用者人數增加造成運算資源的不足或匱乏。
  • 數據中心託管與雲整合:高度資訊安全保護以及集中數據中心資料託管,用戶可以輕鬆、快捷地進行資料存取與分類歸納。雲整合結合多種雲端部署模式,使 IaaS 架構達到混合雲環境的彈性佈局。

此外,OneAsia 也提供一定程度的平台層面技術服務,幫助企業在開發過程中節省雲端運算部署的人力消耗,簡化 IT 運營,專注於提供增值服務和推動創新。在 PaaS 技術層面具有:

  • 主機管理平台:可提供用戶安裝應用伺服器,例如:Web Server 或是 Data Base Server,支援您快速部署適合您企業的雲端運算模式
  • 資料庫平台管理:高度安全的資料庫管理,提供高信任度的資料保護措施,適合對資料管理有特定需求的企業或政府機關。提升高效的公共服務、共享服務,同時具備彈性擴展能力與嚴謹的存取控管機制。

如果對於雲端服務模式或是其他企業雲端部署有疑問及需求,可以聯絡 OneAsia了解更多相關數位管理與網路服務,針對您的需求量身打造合適的解決方案,協助您邁向智慧運營及企業數碼轉型,並有效管理 IT 資源結合現有基礎設施,成本優化。

參考資料:

https://www.techtarget.com/searchcloudcomputing/definition/Software-as-a-Service

https://azure.microsoft.com/en-us/resources/cloud-computing-dictionary/what-is-saas

https://www.techtarget.com/searchcloudcomputing/definition/Platform-as-a-Service-PaaS

https://www.proofpoint.com/us/threat-reference/infrastructure-as-a-service-iaas

https://www.ibm.com/cn-zh/think/topics/iaas-paas-saas

Scroll to Top

Impersonation on LinkedIn

 
 

We have been alerted to fake profiles of individuals claiming to work for OneAsia on social media sites, especially LinkedIn, and where connection requests are being made by these individuals. Our employees will never conduct company business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Please verify the authenticity of anyone claiming to be a OneAsia employee before engaging in any business discussions.